古籍研究所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2017年校庆学术报告会圆满举行

发布日期: 2017-10-19   作者:  浏览次数: 1154

1018号上午,为迎接华东师范大学66周年校庆,我所在人文楼4349举行校庆学术报告会。顾宏义、刘成国、丁红旗、丁小明、唐玲、张文、王耐刚七位主讲人各携所长,带领同学们在学术领域里进行了一次精彩纷呈的漫游。此次学术报告会由顾宏义教授主持。


学术报告会上,首先由顾宏义教授带来《“杨六郎”小考》,顾老师对“杨六郎”名号的缘由进行考释,例举众说,一一指陈得失,认为聂崇岐先生的“大排行说”比较合理,引而申之,指出宋人以排行为称呼,并不只论同胞兄弟的排行,而且还有论同祖父、曾祖,或未成年男子是否计入等更多的情况,需要具体考察。

接下来,由刘成国教授讲述《王安石日常行实疑难考》,刘老师针对王安石研究中七个疑而未定的问题进行考辨,旁征博引,精辨细论,如考证王安国卒年时,先指出王安石《文集》“七年”与《续长编》“十年”的冲突,利用新出王安国撰《张君墓志》署名时间力证《文集》之误,又细绎曾巩“讣皎皎之犹疑”文意及其写作时间,得出安国卒年当在煕宁十年六月至十月二十一之间的结论,而《文集》“十”误为“七”也无可置疑。

丁红旗副教授近期关注宋代刻书文化,以《再论王国维的<监本考><浙本考>》为题,从分析王国维写作《五代两宋监本考》、《两浙古刊本考》的时间、客观条件等因素的角度,指出两书的优点与不足。同时,丁老师还结合当今版本研究的便利,如古籍影印出版、公共图书馆查阅的便捷等等,提出了“要对宋版书研究进行全面的总结”的学术新目标。

丁小明副教授讲述的题目是《山重水复疑无路:王伯群与大夏大学1932年的财政危机——以稿本<王伯群日记>为中心》,这让老师和同学们都倍感亲切。在丁老师的讲述中,大家了解到1932年“一·二八”战事之后,上海各界生活都受很大影响,大夏大学也遭遇财政危机。王伯群先生作为校长,坚定不移的办学,多方奔走,带领大家度过危难,丁老师对校长日记的真实讲述,让大家切身感受到了民国时期大学生存的艰难与开拓者的坚辛。

唐玲老师的论文《吴讷及其<小学集解>考论》是专门针对明前期吴讷(1372-1457)及其所作《小学集解》而作。《小学》是朱熹选辑古书编成的童蒙读物,学尊朱熹的吴讷有感于前人或考而未覈,或论而未精,所以为其作集解。唐老师围绕吴讷生平、《集解》体例、版本述论三个方面展开,指出《明史》本传将其父亲的名字误为吴遵,实际应该是吴遵道;唐老师还指出《中国古籍总目》中有所谓吴氏原本,实为后人拼合吴氏及他人注解而成的注释本,由此启发同学们使用工具书要谨慎。

张文老师的报告侧重清代经学,题为《略论清代群经新疏的撰著特色及价值意义》。张老师谈到,清代经学的发展在中国历史上达到了新高度,除《礼记》之外,其他十二经都有新疏,是经学成就的代表。他还进一步总结到这些撰著的优点与特色,即文字校订精审,文献取材宏富、实事求是,他们对古注疏不再拘守“疏不破注”的准则,对御撰经解也持保留态度,展现了学者们追求独立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最后王耐刚老师带来《<孟子疏>辨伪考——兼论乾嘉考据对清代孟子学的影响》。王老师论述到,朱熹怀疑《孟子疏》并非孙奭所作,宋末王应麟也了解了朱熹的观点,但总的来说反响并不大,到了清初,怀疑者渐多,但多数仍认为并非伪托。直至清中期,经王鸣盛、《四库》馆臣等从历代著录、疏文内容的可疑之处多方考索,才渐渐定《孟子疏》非孙奭所作。由此出发,清人转而看重汉朝的赵岐注,并对赵注相关内容《章指》、《篇叙》辑佚阐发,而焦循《孟子正义》正是在这种风气中的集成者。

学术报告会最后,与会师生还围绕各个报告主题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会议在各与会老师充满思辨和严谨的讨论,以及师生共同讨论学习的融洽氛围中圆满闭幕,使参会的学生获益浅。

                                                                     (文/于英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