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研究所

深度交流,共谋发展——华东师大中文系古籍研究所教工党支部与上海古籍出版社第三党支部共建暨古籍人才培养调研活动

发布日期: 2024-06-16   作者: 古籍所  浏览次数: 12

6月29日下午,伴着书香,在上海世纪出版集团A座501室宽敞、明亮、时尚的会议大厅里,华东师大中文系古籍研究所教工党支部与上海古籍出版社第三党支部进行了一次热烈、和谐的支部共建活动。古籍所参会的有中文系副系主任、古籍所所长方笑一教授,古籍所支部书记丁红旗教授,以及支委任莉莉、张文副教授,王耐刚副教授,另外,无党派人士唐玲副教授也参加了会议。上海古籍出版社党委委员、副总编刘赛,第三支部书记、第一编辑室主任杜东嫣,支委郭冲、张卫香,以及彭华,第二编辑室主任曾晓红、第三编辑室副主任毛承慈,第一编辑室副主任钮君怡等老师参加。会议由第一编辑室副主任戎默主持。



作为主持,戎默老师首先表示欢迎古籍所各位老师的莅临。据一些调查的反馈,需要加强与高校的联系。这是初衷。因自己博士毕业于古籍所,所以倍有一种亲切的感觉。

刘赛副总编先发言,他强调,古籍所老师的到来,蛮亲切的。出版社致力于古籍的整理、出版,以及古籍人才的培养。出版社与古籍所的合作源远流长,并且出了一些丰硕的成果,如《顾炎武全集》《朱子全书》等。新的时期,要注重高质量的发展,这是基础,特别是“双创”。刘总提出了殷勤的期待。
方老师提了三点:一,因与古籍社接触较多,到古籍社来多学习,取取经。二,学校正在进行主题教育,而古籍社正对口古籍专业就业、发展的一个前沿,能发挥所长,是一个很好的调研契机。三,对一位古籍所的学生,如果不在大学,最适合的岗位就是古籍出版。经过一番锻炼,就能很快上手、适应。这是一种难得的锻炼。随后,方老师较详细地介绍了古籍所各位老师的研究专长,以及有代表性的成果。
作为支部书记,丁老师在介绍了古籍所党员的基本情况后,说了三点:一,努力去学习一些党的文件、讲话等,提升思想境界。这是一个人源源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二,习近平总书记6月2日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从事传统文化、文学的研究,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三,上海古籍出版社是古籍出版的重镇,也是实战的前沿。因此,这是一次难得的交流、学习的机遇。
杜主任说,我们与古籍所有很好的合作氛围,如朱杰人、顾宏义教授所主持的大项目等,在经学文献、宋代文学的整理等,都展现了自己雄厚的实力。对大的项目的申报、规划,可以集思广益,共谋发展。
张文老师则提出:古籍所与古籍出版社有一种天然的联系和深厚的渊源。上古不仅是出版的重镇,也是一座崇高的学术殿堂,有很多学养深厚、令人敬佩的学者。在做“朱陆异同”等国家重大项目时,都得到了出版社编辑老师切实的指导和帮助,明确规范,避免了一些校勘的错误等,保证了学术著作的质量。古籍整理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对古籍整理的重视前所未有,这是一次很好的历史机遇,要了解出版行情和前沿动向、市场需求。最后,张老师提出了一己的一些问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有没有一些好的选题等。在实践的环节,希望能帮助研究生讲授一两次课。
对此,刘赛副总编说,两边的合作非常密切,顾宏义老师前几天还在古籍社作专门的讲座。
王耐刚老师强调,上古社与中华书局,是一南一北的两个重镇。对人才的培养,交流很有必要。这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中间的差距很大,实有深刻的感受。在新的背景下,强调有组织、成规模、有深度的整理,也需要交流。从支部共建的角度,个人研究和出版选题要多加强一下互动。
任莉莉老师则从一己十多年来与上古出版社的合作、联系,国家后期著述的出版等,讲了一些难忘的切身经历。唐玲老师也从一己与上古的因缘,娓娓而谈,谈一己笺证的曲折与坎坷。
在大家畅所欲言的讨论环节,对于整理,戎默老师从出版的高度,认为至少要强调两个方面:一,全字头,有较大的规模;二,有深度的整理,如校注、编年等。这都很有启发意义。
最后,杜东嫣、丁红旗代表双方支部,签了共建支部的合作协议。这为以后的长期合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协议签署后,作为一个重要的议程,古籍出版社领导、老师带领古籍所的老师参观学习出版的各类典籍。徜徉在书海中,在一排排精美的典籍中,切实体味到了文化的厚重与高品位。

明确了一些思路,加强了双方的交流、学习,在大家一致认为富有成效、收获颇丰的氛围中,支部共建活动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