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华东师大古籍所四十周年所庆系列活动之一的《故纸重光——华东师范大学文献修复成果展》日前隆重开展。六月五日下午三时,古籍所丁小明教授主持开幕式,华师大中文系党委书记吕志峰教授、古籍所所长方笑一教授以及华师大图书馆的古籍修复专家齐聚一堂,共同庆贺文献修复展开幕。
在开幕式上,吕志峰书记表示,虽然本次展览规模与丁小明教授之前所策划的展览相比不算庞大,但他对同学们亲手修复的成果深感惊讶和欣慰。他指出,这场展览不仅是响应国家号召的重要举措,更是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所成立四十周年系列活动中的一次突出呈现。他强调了习近平总书记六月一、二号在考察国家版本馆并参加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传承赓续历史文脉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这亦是本次展览重要意义所在,他还表示期待自己有机会参与古籍修复课程的学习,并鼓励中文系本科生们也融入古籍修复实践中,将理论与操作有机结合。
方笑一教授在讲话中提到,古籍所成立以来,主要关注古籍的文字内容和版本研究,对古籍修复了解和实践相对较少。然而,本次修复课程及展览为文献学课程设置提供了全新的参考方向。他期待通过这次展览,唤起人们对古代文化的热爱,推动文化传承的新篇章。并且这样实践课程的开展,也为古籍所专业硕士的申报和开设提供了指导方向。
孙嘉奇同学作为本次课程的课代表发表了自己的感言。他以为作为文献学研究生,平日里的理论学习虽丰富,但缺少实践锻炼。然而,古籍修复课程的开设使他有机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中领悟到了中国哲学与思维在古籍修复中的奇妙体现。
最后,作为文献修复课的主持人与展览策展人的丁小明教授表示,本次展览既是文献修复课同学们的成果展示,也是古籍所在课程设置与学生培养方面的新尝试,希望同学们通过文献修复的实践加深对纸本文献更直观的认知,进而能在学习中既有知识习得,又能通过作业展示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从而更热爱古籍整理与研究这一专业。
本次展览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2021年和2023年古籍修复课同学们的修复作品,包括修复的地契、文契残页;明代刻本《山堂肆考》书页修复;线装书制作成果展示;部分古籍修复工具及纸样材料展示。展示修复残页皆附有一帧修复前的影像,从一张张皱皱巴巴、缺损霉烂的残页,到基本平整古雅,修复如原的清新书页,都凝练着同学们的细心操作与审慎态度。“修旧如旧”“最小干预”“方法可逆”是古籍修复的三原则,听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古籍修复不是简单的熟能生巧,更需要在修复过程中不断思考、设计适合的修复方案,选择适合的修复材料并选用恰当的修复方法,并且还要一定程度上保证“修旧如旧”。虽然大多是第一次接触古籍修复,但是从展出的作品来看,同学们基本上都遵循了以上的原则,为观众呈现了合格的修复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