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4日下午3点,“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成立四十周年学术讲座”第四讲在华东师大闵行校区人文楼4349室开讲。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讲席教授虞万里先生受邀为师生们主讲“汉代经师隶定与训读的一个侧面”。
本次讲座由华东师大古籍研究所丁小明研究员主持,丁红旗教授、李慧玲副研究员、张文副研究员、王耐刚副教授参与对谈,中文系 古籍所众多师生至现场聆听。
开讲之初,虞教授首先将研究视角置还于汉代,对汉代经师隶定经典的过程与汉读的方式进行了分析。经典在辗转流播之后,本就容易出现字形上的讹误。而汉代新出的古文经,在为经师提供了丰富新材料的同时,亦扰乱了经师的授经方式。各经师操持的方言不同,对古文字的掌握程度亦不同,加之个人释读能力的高低有别,致使经师在对古文材料进行隶定的同时,亦造成了异文迭出。又因汉代独特的师法传统,使得经典本身出现了不同的面貌。考察文献在生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复杂状况,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异文的产生缘由。
接着,虞教授又对经籍异文引起的一段公案进行了分析。《尚书·尧典》中的“光被四表”、“横被四表”乃至“桄被四表”和“广被四表”的一组异文,是乾嘉以还诸多学者分析经籍异文的典型事例,亦是训诂学史中的经典案例。由探讨这一问题出发,戴震、王鸣盛、钱大昕、汪中、段玉裁等人积极参与讨论,因声求义的研究方法逐渐被清代学人所接受,而后在高邮二王的手中发扬光大,成为乾嘉学术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成果,并深刻地影响了近代以来的学术研究。然而,通过仔细分析“光”、“黄”二字的古文字形体,以及由此二字衍生的“桄”、“横”等字,我们会发现,这一组字之所以能用因声求义的方法进行研究,或只是种偶然。如若我们回到历史的在场性,从训读的源头去考查这组文字产生讹变的具体过程,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论。由此,虞教授提醒我们,在考察相关的异文材料之时,除了使用因声求义的方法之外,古文字形体本身的复杂演变过程,以及经师可能存在的误读,亦应被我们纳入考量范畴。
最后,虞教授指出,我们所考察的对象,基本是存在于动态的语言系统中的,因此,不可避免地有误字与通假的现象。面对误字,刻意分析字体构形,反而有刻舟求剑之失;而面对通假,不明背景文义而漫求其字,亦有淆乱古音系统之险。只有将字形与语音二者结合起来,综合考察文本形成的具体历史背景,方有助于我们得出较为准确的结论。
虞万里教授与古籍所丁小明、丁红旗、李慧玲、张文、王耐刚老师及部分听讲学生合影
讲座结束后,丁小明老师感谢了虞万里教授带来的精彩讲座,并作了简要总结。互动环节中,针对师生的踊跃提问,虞教授均予以了详细解答。在热烈的掌声中,“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成立四十周年学术讲座”第四讲圆满结束。(刘帅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