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研究所

刘永翔教授主讲“华东师大古籍所成立四十周年学术讲座”首讲

发布日期: 2024-06-16   作者: 古籍所  浏览次数: 12
2023年412日下午1500,“华东师大古籍研究所成立四十周年学术讲座”于华东师大闵行校区人文楼4349室开讲。首场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古籍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刘永翔先生主讲,古籍研究所副教授唐玲主持,古籍研究所所长方笑一与谈,中文系古籍所众多师生至现场聆听。

刘教授以“古籍整理与我的治学经历”为题,亲切讲述了自己青年时代的求学故事,并辅以丰富的例子揭示学术求索的路径,藉此献礼华东师大古籍所成立四十周年,同时勉励青年学子专心向学。讲座内容生动翔实,现场讨论、互动气氛热烈。

本场讲座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刘永翔教授向大家讲述了自己学生时代如何与文学结缘,以及最终选择中文、选择古籍研究事业的心路历程。刘老师以“思想的体操”譬喻求学、治学的过程,指出做学问最要紧的是培养坚定的目标、成熟的思维和搜集文献材料的能力。在傅璇琮教授等老一辈学人的奠基和影响下,现代古典文学的研究逐渐从聚焦作品转向知人论世,对学者检索、考察材料的能力无疑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对作家作品历史背景的考证无法取代文学作品的分析。刘老师认为,真正的治学需兼有文学带来的感性想象与文献学需要的理性思考,不应当有所偏废,胶柱鼓瑟。
其次,刘老师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讲述了古籍整理的方法、规范与应当注意的细节,共有六个要点:一是能识字,二是能甄别版本、通晓目录学的基础知识,三是要了解标准的校勘术语,四是要通义理,五是要注意句读,六是对古籍中不同的注解应详加考订。
刘老师推举《三国志》裴松之注及钱钟书的《宋诗选注》为注本典范,皆因注者通义理、明掌故,是真正释读古籍的“经典”之作。从事古籍校勘及研究是“十年磨一剑”的功夫,刘老师强调,现今信息检索系统发达,静心钻研、钩沉索隐的功夫仍旧不可荒废,要有愈研愈出、愈探愈入的探索精神。

最后,在互动问答环节,刘老师就现场师生关于治学方法及学术前沿话题的提问作出解答。
刘老师总结了三点以飨在场师生:一是要善于“以小见大”。刘老师以自己的新作《“帘幕”与“五湖”:读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为例,阐明做学问应当具有于“微言”中发掘“大义”的慧眼和能力。二是要于踏实中有创见,在传承中敢质疑。刘老师谈到,如仿唐人风格作边塞诗,选取“大漠”“孤烟”等富有雄浑之气的意象,加以艺术创造,也可以写出酷似唐人的诗句,故对文学史著作中强调的“文如其人”“知人论世”的说法,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三是要做到博观约取。要读懂一本古书,最好的方法即是注解一本古书;要能作近体诗,必得先将平仄格律烂熟于心;要写骈文,则应先谙熟顶针续麻、两句对仗的基本方法。切忌眼高手低,要做真正扎实的学问。在老师、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沈可轶撰稿)